五河縣地處皖東北淮河中下游,因境內淮、澮、漴、潼、沱五水匯聚而得名。全縣總面積1428.5686平方公里,人口70萬,轄14個鄉鎮,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(城南工業區)、1個省級自然保護區、1個省級森林公園、216個村(居)。
歷史悠久。唐代名虹,宋朝始稱五河,至今九百余載。境內曾出土全國最完整的十萬年前淮河古菱齒象化石,有多處石器時代遺址,霸王城、皇墩廟、漢王臺、嚴小姐墓古韻猶存。民歌《摘石榴》獲南寧國際民歌節金獎,以其為代表的五河民歌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;順河街為安徽省歷史文化名街;嚴氏墓2013年晉級“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”。
區位優越。處于長三角邊緣,是安徽省東向發展的23個縣(區)之一,也是蚌埠市唯一毗鄰蘇浙地區的縣。蚌寧高速公路在沫河口鎮設有出入口,徐明高速出入口設在縣城西側。境內淮河橫貫東西,104國道縱貫南北,306省道、304省道與懷洪新河并行。
風光秀美。大鞏山省級森林公園群山環繞,綠樹成蔭,森林覆蓋率達80%,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。著力打造“兩山三湖一水庫”(即大鞏山、浮山,沱湖、香澗湖、天井湖,樵子澗水庫)旅游風景區。以沱湖省級自然保護區為核心的濕地,魚蟹競游,鳥類翩飛??h城四面環水,城中河水潺繞,水在城中,城在水間,素有“皖北水鄉”之稱,是“國家園林縣城”。
2020年,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3億元、增長4.2%,財政收入18.7億元、增長10.2%,規上工業增加值32.2億元、增長4.5%,服務業增加值138億元、增長4%,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%,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%和9%。